当前位置:首页-新闻动态-理论探索-社会组织参与城市社区治理的探索——以四川省成都市爱有戏社区发展中心为例

社会组织参与城市社区治理的探索——以四川省成都市爱有戏社区发展中心为例

日期:2019-04-01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浏览次数:2057次

摘要:培育社会组织是实现“社会协同”的重要内容。自2016年启动城乡社区可持续总体营造行动以来,成都市社会组织在当地政府“还权、 增能、归位”的治理格局中快速发展并日益发挥重要的作用。成都爱有戏社区发展中心作为成都市的一个本土社会组织,协力参与社区治理,以居民需求为导向,通过构建社区规则,恢复社区信任,培育社会资本,探索出一条社会组织推动邻里生活共同体形成的基层治理创新新路径。

关键词:社会组织 城市社区 社区治理

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正式印发,明确强调城乡社区治理的重点和目标。《意见》指出,我国城乡社区治理目前仍然存在体制机制不健全、资源投入不到位、动力转换不充分等瓶颈问题。社区治理的核心在于政府引导下的社会协同和公众参与。党的十九大报告在强调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时,提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的目标,要求“加强社会治理制度建设,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同时,明确“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的工作路径。

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社会治理重心的下移非常重要。我们看到,社会组织作为社会治理的重要主体,在促进政府职能转变、优化公共服务供给、发展公益事业、化解社会矛盾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新时代以基层为重点开展的治理工作中,社会组织被赋予了新的使命和地位。截至2017年底,全国依法登记的社会组织76.2万个,吸纳社会各类人员就业864.7万人①。我国社会组织在数量大幅增长的同时,服务能力也在不断增强,发挥作用的领域不断扩大,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起到了独特的积极作用。社会组织是政府转移职能的重要承接者,2013年以来,国务院先后取消和下放了600多项行政审批事项,其中相当一部分转移给社会组织承接,促进了行政体制改革的深化。在创新基层治理方面,大量社会组织根植基层,活跃于城乡社区,为广大群众理性有序表达诉求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提供载体,在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中发挥了“微血管”“调节器”“减压阀”的作用②。成都爱有戏社区发展中心作为成都市一个本土社会组织,协力参与社区治理,以发展性社会工作理论作为指导,着力于“人”,以居民需求为导向,以生活为出发点,促进多元联结,通过构建社区规则,恢复社区信任,培育社会资本,探索出一条社会组织有序参与促进社区内部的资源解决社区内部的问题,从而推动“城市有变化、社会有认同、人民有感受”的邻里生活共同体形成的基层治理创新的新路径。

一、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的环境

2016年,成都市以《关于开展城乡社区可持续总体营造行动的通知》(成民发[2016]33号)为标志,在全市推动社区营造实践。“以居民需求为导向、社会组织为载体、社工人才为支撑,引导居民组织化参与社区公共事务。通过以居民为主体的集体行动,促进社区公共利益,解决社区问题,弘扬社区文化,培育社区社会资本,把社区建设成为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邻里相亲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2017年,成都市城乡社区发展治理大会成功召开,“支持社区总体营造,推动社区自组织、自治理和自发展”被成都市委市政府列入社区发展治理“五大行动”三年计划。2018年,成都市民政局发布《关于进一步深入开展城乡社区可持续总体营造行动的实施意见》(简称《实施意见》)要求:“坚持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深化完善基层治理机制和三社联动社区发展机制,以城乡居民需求为导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在城乡社区广泛开展可持续总体营造行动,推动形成以居民为主体的集体行动,实现社会组织在社区参与式陪伴、社工人才对居民骨干进行能力建设,社区整合资源支持居民组织化参与社区公共事务,提升社区公共精神,弘扬社区公益文化,把城乡社区建设成为守望相助、崇德向善、绿色生态、舒心美好的家园。”《实施意见》提出,以示范项目带动全面实施,在全市城乡社区深入实施社区营造行动,并明确了2018年不低于60%、2019年不低于80%、2020年不低于90%的城乡社区开展可持续总体营造的阶段性目标。成都也成为全国第一个从市级层面全面深入推动社区可持续总体营造的城市。

随着成都市社区总体营造行动的开展,一大批社会组织因需而生、因势而长。在培育和鼓励社会组织发展方面,成都市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首先,通过成立以市政府作为发起人的社会组织发展基金会,全面实施工商经济、公益慈善、社会福利、文体活动等社会组织直接登记或备案运行“双轨制”等培育发展社会组织的措施。锦江区设立区社会组织管理局,街道设立社会组织指导中心,专门负责社会组织培育发展、监督管理和服务指导工作。截至2018年底,成都市登记注册的社会组织达11509个,初步形成了门类齐全、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管理规范的社会组织体系;其次,通过政府购买服务、项目管理等方式,将更多的公共服务事项委托给社会组织承接,促进社区公共服务社会化、市场化、多元化。成都市人民政府划定“购买服务逐年增加”的基本红线,推进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规模持续壮大。制定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年度计划,坚持政府新增公共服务支出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安排的部分,向社会组织购买的比例不低于30%。划定“购买服务事项管理”的基本红线,推动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精细管理。建立完善公共服务需求征集机制,以居民需求为导向,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及时收集、汇总公共服务需求。完善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制度规范,将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纳入各级年度预算管理;再次,科学设定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绩效目标及指标,强化过程管理,畅通社会反馈渠道,务实开展绩效评价。鼓励通过第三方实施绩效评价,绩效评价结果与支付合同资金挂钩、作为连续购买服务的参考依据。划定“购买服务信息公开”的基本红线,推动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精准对接。依托“天府市民云”平台,建设市、区(市)县两级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信息平台。依托成都市社会组织培育基地,加强市级社会组织和社会企业孵化扶持。分类分行业建立社会组织信息库和具备承接政府职能转移的社会组织资质目录,完善承接能力、承接范围、信用情况等信息,实行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黑名单禁入制度。划定“购买服务注重绩效”的基本红线,推进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多元评价。创新购买社会组织服务方式,购买内容相对固定、连续性强、经费来源稳定、价格变化较小的服务项目,购买主体与提供服务社会组织可一次性签订三年服务合同③。“十二五”期间,全市登记注册社会组织9107个,相比“十一五”期末数量增长幅度超过50%,每万人拥有社会组织7.7个,在全国居于领先地位④。

成都市积极培育发展枢纽型、平台性和品牌性社会组织,搭建社会组织同伴学习、以老带新的有效平台,增强社会组织自我管理和服务能力。支持符合城市建设定位的促进新经济发展、推动科技创新、服务保障民生和环境治理的品牌性社会组织的发展。加快发展生活服务、公益慈善和居民互助类社区社会组织。成都爱有戏社区发展中心于2009年成立,成立之初便专注于城市社区发展,以“协力构建更具幸福感的社区”为使命,通过参与式的方法培育社区社会资本,推动社区可持续发展。目前,该组织在职员工230余人,专业背景涵盖社会工作、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公共管理、艺术类等多个领域。经过多年发展,爱有戏社区发展中心已成长为一个立足于城市,扎根在社区,承接政府转移职能,涵盖公共服务、社区发展、家庭综合支持、咨询评估四大业务板块的成都市在地城市社区社会组织的引领者和实践者。公共服务板块主要承接政府下沉公共服务事项,补充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供给不足,涵盖了流动人口信息采集维护、住房保障、劳动就业、文化教育、老龄工作等139 项基本公共服务;社区发展板块主要包括社区互助、社区文化、社区教育、社区环保等业务方向,打造出义仓、社区故事馆、友邻学院、城市农耕等品牌项目;家庭综合支持板块以个案管理、儿童福利以及创就业服务等业务方向,打造出关爱援助、儿童之家、学校社工、云创青年等品牌项目;咨询评估业务板块主要以能力提升与顾问咨询为核心,组织培育及能力建设为路径,承接政府、基金会等枢纽型支持业务,主要服务包括调查研究、能力建设、项目评估、组织培育、社区规划、顾问咨询等。

(作者简介:姓名:杨婷 刘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