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新闻动态-理论探索-社会工作介入城市社区居民自治的模式探析

社会工作介入城市社区居民自治的模式探析

日期:2019-12-19
来源:社工中国网
浏览次数:1508次

叶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在迈向新时代,党和国家在全力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过程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宗旨,将民生福祉提升与社会治理创新作为实现人民美好生活的重要路径和主要抓手;上述目标需要社会工作在其中发挥社会保护的机制性作用,在融入党的群众工作机制过程中为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美好社会提供更好的专业服务和行动支持。

回顾过往,中国社会工作事业伴随改革开放四十年伟大历程在数代社工人的共同努力下得以重建与成长;反思当下,社会工作同时面临着新时代的召唤与转型社会对社会工作的约制这一双重处境;展望未来,我们能够强烈地感受到社会工作专业发展的广阔天地和新时代青年社工人的艰巨使命。在此情境下,青年社工人需要更多地加强专业对话和经验交流,以图更好地凝聚共识、团结力量、增长能力、砥砺前行,努力促进新时代社会工作发展新局面!

项目背景

党的十八大以来,社会治理取代社会管理正式成为我国社会建设的关键词与方法论,我国社会治理实践取得了一系列重大进展。党的十九大报告高度重视社会治理问题,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2017年12月31日,《中共湖南省委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的实施意见》(湘发〔2017〕30号)、《中共湖南省委办公厅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乡镇政府服务能力建设的实施意见〉的通知》(湘办发〔2017〕52号)同时出台。文件提出,到2020年,湖南城乡社区治理基本形成基层党组织领导、基层政府主导的多方参与、共同治理的城乡社区治理体系,城乡社区治理体制更加完善,城乡社区治理能力显著提升,城乡社区公共服务、公共管理、公共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和全国多数多数地方一样,湖南正处于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历史起点,城市基层正在发生新的变革,社会结构的转型、政治与经济体制的转轨、社会问题的出现以及居民多样化需求的增长,社会治理任务更加繁重。专业社会工作与社区工作的关系成为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因此,这就为社会组织加入到社区治理的体系中,协助政府一起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形成有效的社会治理、良好的秩序提供了机会。当前很多社会组织在推动湖南省城市社区基层治理中进行了尝试及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自2016年起,长沙县以人民为中心,全面实施社区提质提档工作。Y社区对市政工程、管线整治、强弱电、燃气、供水等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进行提质改造,以前社区“脏、乱、差”的环境得到明显优化,菜市场、卫生服务站、养老服务中心等便民服务使得居民的生活更加完善,更加舒适。接踵而来的就是改造后环境维护等方面的公共问题,推动居民参与到社区的共建共治共享中来,则成为新的挑战。

积极探索和切实解决社区建设及发展中的制约因素,社会工作介入到社区工作,尤其是基层社区治理中也由先前的理论转化为现如今的实践操作,且是带有针对性的开展社区社会工作服务是一个重要议题。这也就为社工进驻Y社区开展居民自治服务提供了机会。

项目简介

“社邻家”三社联动服务项目挖掘社区自然、人文、社区团体资源,通过搭建社区居民自治及志愿服务平台,将社区资源服务于社区居民,以“动员社区中坚力量、精细参与社区治理”的模式,形成资源整合、民主参与、共治共享的社区自治格局,通过社区领袖挖掘、自治团队培育、社区组织支持等方式,突破传统社区事务无论大小找社区工作人员的做法,实现“小事不出楼栋,大事共同协商”的目标,推动社区发展良性运行。

具体目标如下:(1)线上线下相结合,搭建社区居民自我管理、参与治理平台;(2)培育一支能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的社区志愿服务队伍;(3)整合社区各项资源,为基层社区治理服务的开展提供支持。

需求分析

(一)社区需求Y社区成立于2005年,是一个是安置型小区和楼盘小区于一体的现代城市社区,占地面积0.75平方公里。辖区内有商住楼盘四个,安置小区三个,安置小区一共有楼栋102栋。社区总人口约19000人,常住人口近8000人,流动人口约11000人,总户数5800户。社区工作人员14人,其中支委5人、居委4人(含大学生村官1人),城管协管员1人;在册党员98人,总支下设3个党支部;共有15个居民小组34个楼栋长。

经过前期调研,社工在社区的支持下对正在进行的自治工作有所了解,社工发现Y社区居委会及本地原住居民对于社区公共事务、公共性问题关注度较高,并且在前期尝试中有摸索到一些方法。但是,社区自治程度比较弱,社会工作未能充分发挥其工作主动性,社会工作实务上的专业性也没能得到足够的发挥空间。

同时,社区政府对社区事务干预过多,政府依然处于领导角色,过于行政化对社区自治带来了阻碍。此外,街道办事处将各种经济目标和社会服务项目严格执行,严重抑制了基层政府机构的自我能动性,不利于Y社区自我管理。

社区居委会作为基层政府机构的自我困境也影响到社区居民自治的主动性与其专业性技巧和方法的发挥。社区居委会将城市管理相关工作内容纳入到居民自治范畴中,指派部分内容给居民。社区希望社工能够协助其提升治理能力,并带动社区居民参与到社区的环境维护、公共事务处理等方面中。

(二)社会组织需求Y社区社会组织希望社区能够在其组织的发展中,提供如场地、行政、激励等方面的支持,并得到来自街道及社区的官方认可。在社工进驻前,社区就活跃着两股社会组织力量。一股是社区的兴趣类社会组织,如广场舞等,自发组织相关的文体活动,随意性较大。另一股是社区的志愿服务组织。社区志愿服务组织日常协助社区的文明创建、城管检查等,但是在志愿服务中遇到过阻力。对于社会组织来讲,他们希望得到官方的支持,能够推动组织的发展及壮大。

(三)居民需求Y社区居民关注的社区公共性事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社区环境卫生的清洁;社区内乱停车、停车难、僵尸车的问题;门店商贩店外经营占到行为;公共娱乐休闲场所欠缺问题。在社工进驻Y社区开展具体服务之前,Y社区居民就社区的公共问题进行了自治的尝试,但是效果欠佳,这导致居民参与自治的积极性受到了极大的打击。2019年9月,社工开始与Y社区居委会及居民进行沟通,并决定在Y社区开展社会工作介入居民自治工作的探索与服务。

理论背景

“资产为本”的社区发展是一种以内生发展为核心的社区发展理论与实践模式,强调以社区资产为出发点,激活社区发展的内在动力,重视社区内所有资源与关键力量,发挥社区组织和机构的主导作用。

在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调研后,社工发现Y社区在居民自治方面具有较好的土壤,有来自各方资源的支持与支撑。但是,居民和社区一开始就聚焦在社区的问题和居民的需求上,而忽略了社区中所拥有的资源,导致居民因为无力解决问题而放弃或者漠不关心,最终影响了社区自治的发展。

结合社区的资产特点,社工在设计Y社区三社联动项目时决定以资产为本的社区发展作为指导理论,在其支持下,介入到Y社区居民自治工作的推进中。

在该理论的指导下,社工前期主要关注于社区资产资源库的建设。社会工作者刚进入社区时,为了与社区居委会及居民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针对社区及服务开展开展的试点楼栋进行了走访与访谈,在此过程中将每个社区的重要资源进行记录,初步建立起社区的重要资源库。

此外,在服务的推进中,也注意将相关的合作方也慢慢纳入中心的资源库中,不断去填充资源库。但在实践中,对于资源的属性划分并没有清晰的认识,因此在类别划分上存在很多困惑,同时有很多资源未能纳入资源库,如居民个人的能力、技能等被忽视。

项目开展

在近一年的服务过程中,社工发现在介入Y社区自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面临的困境并不是单方面的力量能够解决的,而是涉及多个行动主体,包括基层政府机构、社会组织、居民以及社会工作本身;牵扯多方面的问题交叉,比如参与渠道传统、软硬件不完善导致的社区自治能力弱的现状。

因此,在介入Y社区管理的实务过程中,社工将自己的工作主要聚焦在将居民、社工、居委会三方主体力量联合起来,促进社区各行动主体积极主动发挥其在社区管理的功能,推动其能力建设,在三方协作的基础上推进居民自治工作。

首先,社工介入居民参与社区事务。居民参与社区自治的程度决定了社区自治的深度,因而,居民主动积极有意识地参与到社区管理和服务过程中是社区自治的内在要求。社会工作者在实务过程中,担当教育者、目标促进者、行动倡导者的角色,抓住原住居民对本地归属感强这一特征,注重其个体能动性的体现。

同时,社工在与社区进行沟通后达成一致,认为整个Y社区辖区范围太大,难以在短时间内铺开整个社区的居民自治工作,因此,在前期通过对两栋楼栋(45、47栋)进行试点,产生效果后再影响其他楼栋的居民。

Y社区是一个熟人社会,居民之间相互熟悉、彼此认识,这就为推动其参与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同时,在此过程中,社工通过传递居民自治及需求表达的方法和经验,让居民了解到问题表达及解决的途径有很多种,在Y社区这一特定情景下,我们要做的是如何将居民个体的力量起来,形成一支具有凝聚力、执行力的居民自治队伍。

例如,社工根据实际情况结合居民建议拟定了《45、47栋居民自治议事规则》,协助成立了45、47栋居民自治议事会。动员了10余名居民自治牵头人,召开了街角议事会3次,初步构建了45、47栋居民参与社区公共事务议事的平台。

此外,社工借鉴先进地区经验结合本社区实际情况撰写了《Y社区志愿服务管理办法》,并结合街道意见,动员志愿者骨干参与谈论完善,以便更好地对社区志愿服务队伍进行管理,补充到社区居民自治工作中。

其次,社工介入社区居委会参与居民自治。社区自治的行动主体不仅包括居民、社会工作者,居委会、相关职能部门也是非常重要部分之一。居委会由于其特殊性,没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发掘居民和社区问题。同时,居委会大多数工作人员,并不清楚社会工作这项职业的性质与工作内容,双方缺乏联合,单方面的发挥其在社区的作用。

因此,在与居委会的工作交流中,社会工作者主要扮演资源协调者、中介者和目标促进者的角色,协助居委会明确自身的责任,将零散的居民个体与职能部门之间串联起来,建立沟通机制和居民参与自治平台,共同为社区治理发挥作用。

例如,社区作为基层自治组织邀请各职能部门、居民骨干与志愿者召开座谈会为双方搭建沟通平台。社区还协调街道推进会的开展。街道推进会的召开引起了各办所对于居民自治工作的重视,使其更好的联动配合社区和社工开展相关工作。

在对具体问题的讨论过程中厘清各方职责,居民对政府的行为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从而能自发参与。这些工作都为社区居民良好自治埋下了“种子”,对后期居民主动进行协商讨论解决社区问题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有效解决和缓解了社区各项公共问题。

总体而言,在工作期间,社工是将“三方协作”的模式在Y社区进行实践。“三方协作”模式是以社会工作为社区自治的方向建设者和行动策划者,以其科学的知识、专业的技能、方法与技巧对引导社区自治的建设方向以及对社区自治能力的提高进行介入,从社区所拥有的资产或优势出发,整合利用社区内在资产及优势形成资本链接网络支持,以增进社区自治能力,促进社区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的良性发展。

项目成效

第一、打造了行动网络,多方联动、共建共管通过前期工作的开展,社工发现公共问题的处理和解决,仅仅依靠居民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打造一个由街道、社区、居民骨干、志愿者协同合作的行动网络尤为重要。在行动网络之下,社工与居民共同探索问题的解决方案。针对一些居民无法解决的问题则通过推进会、微信群这样一个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寻求支持。

通过多方协同,联动,达到共同建设,共同管理的效果,目前总计动员70余名居民自治带头人,解决了各类大小问题30余件。例如,针对消防通道停车问题,动员党员和居民志愿者在消防通道进行值守劝导,在微信群发布违停照片配合交警部门进行执法。

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消防通道停车问题得到有效缓解,居民的自治信心得到提升。居民关注到社区的店外经营问题后,主动向街道及社区反映,并提出解决的建议,规范门店经营秩序,对经营户占道经营进行宣传教育,督促他们文明经商,同时,主动帮他们搬离相关物品“入店经营”。

第二、构建了议事机制,层层递进、共商共治Y社区作为一个典型的安置型小区,居民熟悉程度高,经常聚集在街角聊天。“街角”议事会应运而生,将办公室会议开到街边小巷,由社区“独唱”变身居民“大合唱”。在半年多的时间里,召开了各类会议20余次,“街角”议事会6次。议事会成员通过收集议题、提出议案、协商讨论、监督反馈,社区提供政策指导,志愿者担任顾问并提供志愿服务,社工进行多方协调达到议事的效果。

“街角”议事会的形式很简单,常常就在街头巷尾,但安全隐患、邻里纠纷,楼院管理等很多棘手问题都能得到解决。“街角”议事会充分挖掘居民的需求和想法,鼓励居民自下而上、自我发现、解决各类问题。议事会倡导居民自治后,楼栋外墙、店面卷闸门、路灯杆各处贴满的“牛皮癣”清理干净了,每栋楼的公示栏,除了印上居民公约,还贴心地留出位置张贴广告,楼栋外乱丢的垃圾少了,消防通道乱停车、占道经营、共享单车乱摆放等现象都不见了。

此外,社区作为基层自治组织邀请各职能部门、居民骨干与志愿者召开座谈会为双方搭建沟通平台,召开街道推进会10余次,社区书记面对面会议2次。经由街角议事、社区议事、街道推进会三级议事机制的构建,有效解决和缓解了社区各项公共问题。

第三、打造了自治队伍,立足本土、共提共享一方面,社工打造了居民自治议事队伍,居民自治议事队伍成员由党员、楼栋长、妇女组长、社区网格员等组成,在自治工作中发挥着中坚作用。另一方面,200余人的本土志愿服务队伍发挥了辅助作用。项目开展后,开展了4次线下志愿者招募及2次线上招募,新募志愿者74人,组织开展了44次志愿服务活动,总计853人次参与。

其次,社工开办“志愿者学院”,形成了初级、中级、高级三种层次的课程体系,形成了一套志愿者管理和培育系统。通过培训,动员个人和辖区单位作为团体志愿者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有特长的志愿者开展技能教学如,智能产品的使用、八段锦的学习、辖区单位还为居民提供场地和教师提供志愿教学,提高了居民的公共意识和志愿服务能力。依据《Y社区志愿服务管理办法》(草案),对志愿者,志愿服务进行管理。社工引导志愿者主动策划,志愿服务内容多样化。如在社区组织的多方联动座谈会中,志愿者就主动提出并策划开展冬季防火宣传活动,降低居民冬季用火风险;并结合春节,在年前提出并策划开展关爱弱势长者活动;这些都是志愿者参与居民自治工作推进的体现。

总体来看,Y社区居民从被动的接受治理或者依赖于被治理,转变为能借助有效工具主动参与到社区中来;从共同建设社区到共同商议社区公共事务的处理;再到整个社区治理从单一的依赖社区管理到现在政府、居民、志愿者、社会组织多方参与的局面,居民自治工作成效显著。

项目可持续性及复制推广思路

Y社区居民自治工作,目前已取得部分成效,未来展望主要着手于将自治区域拓展。“三方协作”模式在资产为本的指导下,对于其在城市社区中进行推广已具备一定可行的条件,但由于目前我国正在处在转型时期,政府职能转变、社会结构分化以及城市化等面临严峻的形势,这种模式的推广条件涉及面比较大,任务比较重,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程。

如果推广条件不够,将会影响社区自治的程度,甚至会做无用功。要真正发挥新模式的作用,需要社区社工、基层政府机构、驻区社会组织、居民甚至是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三方协作”模式不仅仅能促进社区自治,对社区个人及群体也是一种增权过程。随着社会工作的发展和社会改革的日渐深化,“三方协作”模式会在日益广泛的平台发挥出其更加积极的效能。